查看原文
其他

【今日头条】让孩子爱上开学,专家有招

2017-02-10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




        假期过得太快就像龙卷风~~转眼间,又到了开学的好(ku)日子!


        熊孩子,你的假期已余额不足。准备好迎接早起上学堂的日子了吗?



        “寒假作业做完了吗?” “要开学了,收一收心,不要整天盯着个电脑。”“都几点了还不睡,过几天开学了你怎么起得来!”……最近几天,杭州伢儿们没少听到“爱的咆哮”。有些细心的家长发现,越是临近开学,孩子的情绪越不对。有的孩子变得焦躁,说他一句就发脾气;有的孩子整天忧心忡忡、闷闷不乐,唉声叹气表示“不想上学”;有的孩子则频繁嚷嚷“头晕,肚子疼,浑身难受”,甚至碰一根头发都跳起来喊疼。


莫非,这就是传说中的“开学综合征”?

你家孩子中招了吗?


案例一:

        前几天,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徐方忠接到朋友的电话——“我家女儿最近不太对劲。”朋友说,女儿雯雯(化名)这几天起得特别早,一起床就开始看书,一开始她还觉得挺高兴的,心想女儿懂事好学,还没开学就进入了学习状态,可渐渐地,当妈的觉得不对劲了。“明显地感觉到她情绪低落,话也少了,胃口也小了,一天到晚都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。问她为什么不开心,她也不说,让她出去走走,她也不去。昨天吃晚饭的时候,她突然说了句‘上学好烦啊,不开学多好’,我有点担心她的状态。”



案例二:

        佳佳(化名)是杭州一所民办中学的住校生,寄宿了半个学期后,佳佳开始频繁给妈妈打电话,每次通话都在半小时以上,言语中带着满满的失落感,有时是抱怨竞争太激烈,自己压力大,有时是说自己头晕胸闷,想回家,好几次说着说着就哭了,这让佳佳妈很担忧。一放寒假,佳佳就被爸爸妈妈带出国旅行了,放松过后心情逐渐变好,可一到快开学,“失落因子”又出现了,最近佳佳整天闷闷不乐,还开始感到胸闷,甚至好几个晚上都失眠了。




案例三:

        小安(化名)上小学五年级,父母工作比较忙,没有时间陪在他身边。于是一整个寒假,小安都过着“放飞自我”的“快活人生”,天天手机、ipad作伴,不是看电视剧就是玩电子游戏,把寒假作业丢在一旁。眼看就要开学,小安越来越焦虑,在qq空间里抱怨:“最近被寒假作业烦哭了……每天都睡到下午,起了床就对自己说,吃好饭就去做作业,结果没一次成功……快开学了,我的作业一个字都没有写过,好焦虑啊!这该死的拖延症,烦死了!”



        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徐方忠认为,这三例都可以看作典型的“开学综合征”。


“开学综合征”是个什么鬼?


        徐方忠解释说,每到开学季,总会有一些中小学生产生明显的情绪方面的问题,被称为“开学综合征”,常常表现为焦虑感增加,压力增大,甚至失眠。很多孩子还会有一些“稀奇古怪”的反应,比如:胸闷、心跳加快、手心出汗、手脚冰凉、背部疼痛、头晕、腹痛、拉肚子等。




为啥会产生“开学综合征”?


        徐方忠表示,有的是因假期过分放松,作息生活极不规律,整天看电视、上网、打游戏,不能适应开学后的生活;有的是作业没完成,开始没日没夜赶作业,因而产生焦虑感;有的是担心新学期功课太重,害怕成绩下滑;还有的是担忧学校人际关系……“这些已知的与未知的矛盾重叠交织在一起,为开学恐惧症推波助澜。”


        徐方忠说,“开学综合征”往往与孩子的性格直接挂钩,两种性格的孩子最易被“开学综合征”找上,一种是敏感、要强、对学业追求完美的孩子,另一种是心理素质较低、适应能力较差的孩子



告别“开学综合征”

孩子家长需共同努力


        徐方忠告诉记者,有“开学综合征”的孩子大部分都只是轻微的焦虑反应,不需要过分担心。“其实它不是洪水猛兽,而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,调节好生物钟,整理好心情,就能重新适应校园生活。”对此,他提出4点建议:


 

1. 按时作息,调整好生物钟。不少孩子在寒假期间会很晚睡觉甚至玩通宵,临近开学,很有必要调整好生物钟,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,这样新学期才能快速适应学习生活。


2. 及时完成假期作业。很多学生在放假初期开始“疯玩”,最后几天才来“临时抱佛脚”赶作业,往往在赶作业的过程中产生烦躁情绪。因此,假期应合理安排时间,劳逸结合。


3. 增加与同学、老师的交流。可以给好朋友打打电话,聊聊新学年的打算,缓解紧张情绪。也可以和老师聊聊,了解新学期的学校安排,让自己心里有底。


4. 提前浏览新学期课程。可以提前制订一份学习计划,预习新学期知识,对自己将要学习的内容有初步了解,免得担忧新学期跟不上进度。





你以为“开学综合征”只是孩子的事?

并不!家长们,拜托请给力


        首先,别给孩子太多压力。徐方忠认为,很多时候,所谓的学习压力并不是真正来自学习本身,而是家长无形之中加给孩子的,或者孩子自己加给自己的。


        “很多家长给孩子设定了一个超出能力的目标,这往往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压力,孩子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学习,而是如何满足他人的期待。成绩仅仅被看成是与其他同学比高下的指标,而不是被看做学习效率、努力程度的反映。这样的孩子,成绩就是他沉重的负担,如果成绩不达预期,往往导致情绪焦虑、压抑等。”因此,家长最好不要提出诸如“下学期一定要考到多少名”的要求,以免给孩子施加过多压力。


        “家长不仅是孩子的监护人,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。”徐方忠表示,很多时候,孩子会“拷贝”家长看待问题的方式和处理压力的方法,因此,家长本身要能合理应对压力,而不是过分情绪化。临近开学,家长要以乐观的态度、正确的方法、鼓励的话语,正面引导孩子“收心”,让孩子从心理上对新学期充满期待和信心。


        此外,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,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应有变化的过程。“孩子两三岁的时候,出门你要牵着他的手,什么都管着他,这是很正常的。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,家长和孩子间的互动模式应该改变。”徐方忠说,作为家长应适度增加孩子的独立性,培养孩子全面看待问题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,同时进行良好的亲子交流。


        如何增强良好的亲子交流?在徐方忠看来,首先,家长要学会做“良好的倾听者”,摆脱评判者、说教者等固有的“角色”,因为这些是家长与孩子沟通的绊脚石,久而久之,孩子就可能会关闭与家长沟通的大门,变成家长眼中最熟悉的陌生人。不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孩子,而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问题,鼓励孩子解决问题,这样孩子就比较容易接纳家长,愿意跟家长交流倾诉。



本文转自浙江在线健康网


同德官微为您健康加油!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